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)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了)

她从小生活在一个缺乏温情的家庭里,

她一生都渴望温暖,想让她瘦弱的身心有所依靠。

她至死都寻求爱情,也为此深受创伤,遍布身心。

爱也曾眷恋过她,但却没有留住她的生命。

她就像一颗流星,从北方的天空升起,坠落于南方的海滨,留下了一串串的故事

她,就是萧红。

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)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了)

孤寂的童年,伤心的北平,萧红逃离包办婚约,又自投到另一个窘境。

萧红,出生在一个士绅之家,但有一个贪婪自私,脾气很粗暴的族长父亲,他骂长女能够骂到浑身发抖的行程度;她还有一个把她视为“出气包”的母亲,连打带骂揪头发成了小萧红的家常便饭。就连后来的继母也千方百计虐待她。

唯一对萧红友善的是她的弟弟。但因为厌恶家庭,萧红对弟弟生不出好感。

萧红的童年缺乏爱,缺乏朋友。“孤寂”成了她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
16岁那年,萧红考上了哈尔滨第一女子中学。她离开了家乡呼兰县。虽然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,但她却没有丁点儿回家乡的意愿。直到拿上毕业证的那个夏天。她再度迈进家门,发现父亲已将她许配给一个大军阀的儿子,而唯一疼爱自己的祖父,也在那个时候撒手人寰。

对于萧红来说,家中已经没有什么地方值得留念,她断然决定:逃婚。

在萧红生活的那个时代,逃婚,是一件非常时髦而又令人赞许的事情。但萧红后来才悟出:那是她人生苦难的开始,她在身心两方面所受的创伤,随着时光的流淌,有增无减。

离家出走的萧红胆子的确也够大了。她回到哈尔滨,很快和一位以前曾在一中教过书的李姓青年同居了。

当时的萧红没有过多的想法,她只想躲着家人,还有那个要和她结婚的陌生男人。

在哈尔滨郊外的一家旅店里生活几个月后,萧红跟着李先生到了北平。终于有个栖身的家了,当走进那条陌生的胡同时,萧红心里满是憧憬和温暖。

出门迎接的是一个身穿旗袍、脸上涂满脂粉的年轻夫人,惊喜盼着丈夫的归来。

萧红一下明白了。她说了句:“不打扰了,再见。”便转过身向胡同口走去。只是,此时的萧红头晕目眩,眼前的这条胡同,像回肠一样深长曲弯。

只有19岁的萧红,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李先生的孩子。

重新回到哈尔滨的萧红,靠人家的救济过日子,她甚至趁同学去上课的时候,借她们的床铺睡觉,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,让她像一面薄如窗纸的墙,哪怕一只飞虫撞上来,这面墙也可能顿时坍塌。

就在这种告货无门、衣食不继的时候,萧红遇到了她的弟弟。弟弟极力的劝说她回家去。这次街头的偶遇被写进了萧红的散文《初冬》之中。

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)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了)

生活上的饥寒交迫,情感上的突然打击,同时又怀着身孕,种种凄凉让萧红心灰意冷。她好像觉得自己已被整个社会所抛弃。这个冬天她最需要的是一口热水,一双棉鞋,一个能避风的地方。

萧红最终还是拒绝了弟弟的好意。她不能回家也不愿回去,因为她内心还拥有自尊和自卑。

萧军的出现使这段乱世情缘有了开篇,萧红也在文坛崭露头角。

走投无路的萧红,在松离松花江岸不到百米的一家白俄开的旅馆中,租了一个小房间,里边的住客大多是无赖汉和妓女。

1932年的冬天,萧红简直成了旅馆中的囚犯,她不但无力支付房租和饭钱,还吸上了鸦片。她已经欠了旅馆的600多元钱,老板甚至打算把她卖到妓院里去。

又一个昏暗夜晚来临。突然,她那间小屋的门被推开了,来人在喊:“找张乃莹。”

张乃莹,是萧红的本名。她连忙从床板上爬起来,慌乱之中没忘了抻扯着蓝布长衫那皱缩了的后襟。

来的人叫萧军。他拿着《国际协报》副刊主编老裴的一封信。

萧红有点儿发愣,因为她从来没指望那份发出过的信会有回音。

对于萧红而言,萧军像是从天而降的希望。而萧军的注意力却落在了床头上的一首小诗。

这边树叶绿了,

那边清溪唱着:

姑娘啊!

春天到了。

去年在北平,

正在吃着青杏的时候,今年我的命运,

比青杏还酸!

也许是诗中不着痕迹的哀愁,让萧军对萧红动了情,这个沦落天涯的女孩儿,有一点青涩,有一点伤痕。

正是有了萧军到旅馆去看望萧红的那一幕,也就让萧军萧红这段乱世情缘有了开篇。

其实萧军也无经济实力解救萧红,只是那年夏天哈尔滨涨大水,萧军和他的一个朋友趁店主顾不及“人质”之机,雇了一只木划子把萧红接了出来。

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)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了)

是萧军,让萧红及时跳出了火坑。肖军把萧红送进了产科医院,凑了一笔钱,帮她解决了生产问题。在萧军的陪同下萧红来到《国际协报》副刊主编裴家,他俩在那里同居了。

同居后的彼此,才能感受到彼此的真实。

萧红没有收入,身体虚弱,对前途满是渺茫。

萧军脾气不好,还要照顾“小孩儿似”的萧红。两人经常吵架,终于惹烦了裴家夫妇。二萧被驱遂出门,他俩失去了住宿,失去了经济来源,也失去裴主编的友谊。

于是,又开始了新的一段穷困潦倒、饥寒交迫的日子。

一日,萧红望着酣睡的萧军,在想:“这就是我想要的男人吗?”

他是那种男人,坐在那里你就放宽心不用发慌;他有宽厚的肩膀和有力的手,想做的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去做;

他的小说和他的人充满了激情,他有新的思想,他珍视女人,他热爱文学……

萧红想要的全部都在这里,她要爱他,用从来没有用过的、新鲜的爱去爱。

为了维持生计,二萧开始做家教、写文投稿。后又接到请朋友的邀请来到青岛,萧军在报社上班,萧红几乎全力从事写作。她在《青岛晨报》发表了小说《进城》,受到了晨报主编梅林的关注,认为她是一个非常有希望,富有情感而又忠实的作家。

在青岛的日子里,萧红完成了她的第一部小说《生死场》,只有23岁的萧红受到了文学界的好评和重视。

鲁迅成了二萧创作的路灯和灵魂的安慰;在萧红创作甚丰的光环背后,感情的裂痕悄然而至。

正当此时,《青岛晨报》却摇摇欲坠。在面临失业的时候,接到鲁迅的回信。抱着新的希望,二萧和梅林一起来到了上海。

上海对二萧来说是个陌生的地方,作家如林,竞争非常激烈,生活再次发生问题,情绪也受到影响。

只有鲁迅还和他们保持联系。萧红萧军在上海时,一个月给鲁迅写了6封信,鲁迅都是马上回信。鲁迅的回信是他们的精神食粮,他们的希望和喜乐全部都寄托在鲁迅身上。

鲁迅可以说是萧红在写作上的领路人。他不停的鼓励萧红坚持写作,不要怕困难。还帮他们看稿子,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出版作品。

徐广平算得上是萧红的闺中密友,萧红内心的苦与乐大都同她讲。

由于得到鲁迅和他家人的细心关怀,萧红精神上的创伤逐渐痊愈。

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)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了)

1936年初,萧红真是鸿运当头,由于鲁迅的引荐,他们在上海结识了不少新的朋友,认识了矛盾、史沬特莱等十几位年轻的编辑和出版家,萧红在当时的文坛上已颇有名气。

随着《生死场》的出版发行,萧红的另一本《商市街》也问世了。

在萧红文学上获得丰收的光环背后,她和肖军的感情出现了裂痕。

萧军对萧红有着过分的保护倾向,又轻视她的心智,对她的身体也太过苛求,使得萧红在萧军面前找不到一点儿自信。

萧红常患头疼症,有严重的贫血,又被严重胃病所困扰。好在她从未因为心情和身体的原因而放弃写作。

就在二萧关系恶化到极点之时,鲁迅去世了。萧红走了,带着一身的伤痕,一抹凄凉,离开了上海,离开了萧军……

她真的能离开吗?

萧红和萧军自从1932年结婚之后,直到1936年秋她这次东渡日本之前,在一起整整过了4个年头,真是“结得鸳鸯眠更好”,他们从来没有过别离。

这一次远离萧红尝透了离别相思的苦味,她一个人在日本,茶不思饭不想,连花钱都不愿意花。她觉得这不是正常的生活,有点类似隐居。

“多情自古伤别离,更哪堪冷落清秋节。”在异国多雨的微凉之秋,萧红一直给萧军写信,爆发似地向爱人倾吐了强烈的想念之情。

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)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了)

在那一封封信件中,萧红似乎在告诉爱人,他们苦心栽培的爱情之花,又经历了一番风雨的洗礼。

两个人的裂痕经过短暂分离,暂时得到弥补,两人又回复了往日的温情。

端木蕻良“挤进”了二萧中间,成了昙花一现的三角恋爱关系中的一角。

1937年11月上海沦落。在上海的作家有几条出路可选择:一是可以像周作人一样留在日战区继续写作。二是像丁玲那样去延安参加共产党阵营;三是选择国民党政府控制的武汉、重庆、桂林等地。

萧军萧红选择了去武汉。

初到武昌,二萧住在诗人蒋希金家中。蒋家亦为《七月》杂志社址,群居着形形色色的作家。在这里他们与旧友梅林重逢,也结识了新友端木蕻良。因为都是东北人,因为都崇拜鲁迅,很快三人关系就更近一层。

在武昌渐渐变凉的那个秋天里,萧军萧红一直闹着纠纷。

萧军惯于在友人面前揭露萧红的弱点,而且对她时常拳打脚踢,这使得萧红常躲在朋友家里。

但在武昌,萧红发现了一个仰慕她并可以保护自己的人:端木蕻良。端木对萧红有意,而且萧红名气比他大,因此在和端木的交往中,她也占了以往享受不到的上风;最重要的是端木不属于萧军的朋友或死党,萧红可以不必担心时时在受萧军的监视。这样一来,端木就成了那昙花一现的三角恋爱中的一角了。

女人的第六感觉是很细微敏锐的。

在和萧军一起的五年来,萧红觉得自己一天天变成了和柴米油盐连在一起的小妇人。周围的所有男人,几乎都是萧军的朋友,在他们眼里,不管你写了什么作品,获得了多少赞誉,在他们眼里,你都是和柴米油盐相连的小妇人。

可现在不同了。端木蕻良那微白的脸,长长的头发,都变成一束目光直向她射来。在他使用意美之词的时候一点也不紧张,他狭长的眼睛并不先去看萧军,而是直接了当地、毫无回避地赞美一个女性作家。

五年来,萧红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男人。

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)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了)

微风过去之后,是没有声响的。但是树叶知道,风吹过院里的枇杷树,树叶伸展转动了。

夜深了,萧红睡不着,披上衣服走进院子。

但她为什么要看那棵枇杷树呢?为什么在一个人的晚上,不知不觉地留心和分辨走廊上的脚步声呢?

…………

虽然二萧互爱的誓言历历在目,但最终他们仍是劳燕分飞。

萧军和萧红的结合,一开始就是不明智的,虽然对二人都有好处,但萧红受到的伤害远比萧军多。但萧红的写作生涯,不可否认是受到了萧军的影响和鼓励的结果。萧红之所以能够崛起文坛,萧军和鲁迅之功不可抹杀。

分手后的萧红立即与端木结合,但如果她希望能与端木相处的更好,那么不久她就会面临更大的失望。

呼兰湖畔永不褪色的萧萧落红。

萧红和端木又回到武昌,住进了她曾和萧军同住的那间房。

以前认识的那些朋友,为了萧军,对她非常冷淡,萧红也在一直为自己争辨,但她心中自己营造的“孤立”状况与日俱增。

端木和萧红在汉口大同酒店举行了婚礼,胡风、艾青等文化人士也前来贺喜。

由于当时世局混乱,端木为生计四处奔波;而萧红则常是独自一人,她难免发出感慨:“我总是一个人在走路,在东北,在上海,在日本,在重庆,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走路似的……”

不久,在丈夫不在身边的情况下,萧红在江津生下了她第二个孩子;不幸的是,这个男婴没活过两天就死了。

萧红的性格有了变化,或暴躁易怒,或沉默寡言。庆幸的是,数月后的萧红,走上了创作生涯的鼎盛期,她写了几篇自传体小说,《呼兰河传》的初稿就是在重庆完成的。

1940年1月萧红到达香港。她的生活孤寂,惊慌,再加上重病缠身,她似乎已经到了听天由命的地步。可就是在这种悲愁的境遇下,萧红写出了至少三部重要的文学作品。

萧红也曾三番五次去信给梅林,请他帮助寻找房子,但她始终没有回去。

对于端木蕻良,萧红“可能是爱上了一个她并不喜欢的人”。她以前在身体上受到萧军的凌辱,却被端木不时的轻视与精神虐待所取代。她同样是成了端木的附庸。

但不管怎么说,萧红是端木送走的,他们在香港的日子,萧红生病住院的钱都是端木向朋友借来的,在萧红住院期间,端木也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她,直到最后。

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)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了)

1942年1月22日,萧红死于香港圣堤坻临时的一块木板上,端木蕻良守在旁边。

一盏明灯,一点温暖,一个归宿,萧红要的不过如此。

声明:我要去上班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文子心语所有,原文出处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删除。

本文标题: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)(曲弯弯被同事孤立了)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51qsb.cn/article/m8jhd.html

(0)
打赏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QQ扫一扫QQ扫一扫
上一篇2023-01-10
下一篇2023-01-10

你可能还想知道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